云计算百科
云计算领域专业知识百科平台

从C++0基础到C++入门(第九节:运算符【前置/后置运算 %】)

1.1 前置/后置运算(自增/自减)

C++中提供了前置(++i/–i)后置(i++/i–)的自增/自减运算符,用于对变量进行加1或减1操作。两者的区别在于运算顺序和返回值:

  • 前置运算:先对变量进行自增/自减,再返回修改后的值。
  • 后置运算:先返回变量的原始值,再对变量进行自增/自减。

示例代码:

int a = 5;
int b = ++a; // a=6, b=6(前置++)
int c = a–; // c=6, a=5(后置–)


1.2 运算符优先级与结合性

自增/自减和取模运算符的优先级较高,但需注意:

  • 前置自增/自减优先级高于后置。
  • 取模运算符(%)与乘除法同级,高于加减法。

结合性规则:

  • 自增/自减和取模均为从左到右结合。

示例复杂表达式:

int i = 3;
int r = i++ % 5 * –i; // 分解为:(i++) % 5 * (–i)


1.3 常见应用场景

  • 循环控制

    for (int i = 0; i < 10; ++i) // 推荐前置++(无性能差异但语义明确)

    推荐前置,虽然没有性能差异,但是语义更加明确

  • 周期循环索引:

    int index = (current + 1) % arraySize; // 环形缓冲区

  • 奇偶判断:

    if (num % 2 == 0) // 偶数

  •  建议:去豆包上搜索几道(自增,自减)的选择题练习一下!!!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网硕互联帮助中心 » 从C++0基础到C++入门(第九节:运算符【前置/后置运算 %】)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