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百科
云计算领域专业知识百科平台

基于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的并网逆变器研究(Simulink)

 👨‍🎓个人主页

💥💥💞💞欢迎来到本博客❤️❤️💥💥

🏆博主优势:🌞🌞🌞博客内容尽量做到思维缜密,逻辑清晰,为了方便读者。

⛳️座右铭: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1 概述

近年来,面对能源的枯竭问题,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不断得到人们的重视,而这些能源都需要通过并网逆变器来接入电网。目前使用最多的调制方法是正弦脉宽调制和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现在逆变电路中较为普遍使用的调制技术是 SPWM,而 SVPWM 可以被看作是PWM控制算法的优化,它实际上是SPWM在 空 间 上 的 一 种 拓 展 形 式 。 空 间 矢 量 脉 宽 调 制 (SVPWM)技术具有直流电压利用率高,器件开关次数少、损耗低,算法简单,易于实现数字控制的特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

三相电压型桥式逆变电路模型如图 1 所示,它由 6个功率开关管组成,同一桥臂上下 2 个开关是轮流导通和关断的,如 Q1 和 Q2 互差 180°,因此 Q1 和 Q2不可能同时导通,三相电压型逆变电路可以看作是 3个半桥型的电路组合而成的。

SPWM 调制法是以三角波或锯齿波作为载波,以正弦波作为调制波的一种脉宽调制方法,这里选用三角波作为载波,如图 2 所示,当调制信号 Ur 大于载波信号 Uc时,输出的是高电平信号,反之则输出低电平信号,从而作为逆变桥的开关信号[2]。

通过 SPWM 的输出波形,可以很直观地发现其导通的占空比是先增大后再减小,周期地发生变化,这样,与占空比不会发生改变的单位脉冲相比,SPWM控制更加具有优越性[3]。这里采用的是双极性 SPWM调制方式,可以通过改变正弦波的幅值来达到改变占空比的宽度。

因此脉宽是随着正弦波幅值变化而变化,正弦波的幅值越大,脉宽越大。SPWM 输出经过滤波后是正弦波。

基于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的并网逆变器研究

摘要

本文深入研究了基于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技术的并网逆变器,分析了SVPWM的基本原理、控制算法、优势及其在并网逆变器中的应用。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证明了SVPWM技术能够提高并网逆变器的直流电压利用率、降低谐波含量、减少开关损耗,从而提升并网逆变器的整体性能。

关键词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并网逆变器;直流电压利用率;谐波含量;开关损耗

1. 引言

随着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快速发展,并网逆变器作为连接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与电网的关键设备,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传统的正弦脉宽调制(SPWM)技术虽然简单易行,但在直流电压利用率、谐波含量等方面存在不足。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技术作为一种优化的PWM技术,因其具有直流电压利用率高、谐波含量低、开关损耗小等优点,在并网逆变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 SVPWM基本原理

2.1 电压空间矢量

在三相交流系统中,逆变器可以输出六个非零电压矢量和两个零电压矢量。这些矢量在空间上分布,可以合成任意方向的电压矢量。六个非零电压矢量将复平面划分为六个扇区,每个扇区由两个相邻的非零电压矢量组成。

2.2 矢量合成

通过适当选择和组合这些基本电压矢量,可以在电机定子绕组中合成一个接近圆形的旋转磁场,从而实现平滑的电机运行。SVPWM的目标是合成一个旋转的空间矢量,以跟随参考矢量。通过选择最近的两个基本矢量以及适当的零矢量,可以逼近参考矢量。每个基本矢量的作用时间决定了PWM信号的宽度。

2.3 控制算法

SVPWM的控制算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 参考电压矢量确定:根据电机的控制目标(如速度、位置或扭矩),确定期望的参考电压矢量。
  • 扇区判断:根据参考电压矢量的位置,确定其在六个扇区中的哪一个。
  • 时间计算:计算在每个扇区中,为了合成参考电压矢量,各个基本电压矢量应该作用的时间。这通常涉及到计算相邻两个非零矢量和零矢量作用的时间。
  • 脉冲生成:根据计算出的时间,生成逆变器开关器件的PWM信号,以产生所需的电压矢量。
  • 3. SVPWM在并网逆变器中的应用

    3.1 并网逆变器结构

    三相并网逆变器主要由直流侧电容、三相全桥逆变器、滤波电感和电网组成。直流侧电容提供稳定的直流电压,三相全桥逆变器通过开关动作将直流电压转换为交流电压,滤波电感用于平滑输出电流,减少谐波含量,最终将电能注入电网。

    3.2 SVPWM调制过程

    在并网逆变器中,SVPWM调制过程如下:

  • 坐标变换:将三相静止坐标系下的电压和电流变换到两相旋转坐标系(dq坐标系)下,以便于独立控制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 参考电压矢量生成:根据电网电压和电流的反馈信息,通过控制算法生成参考电压矢量。
  • SVPWM调制:将参考电压矢量输入到SVPWM模块中,生成相应的PWM信号,控制逆变器的开关动作。
  • 电流反馈控制:通过电流传感器实时监测输出电流,与参考电流进行比较,通过PI控制器调整参考电压矢量,实现电流的精确控制。
  • 3.3 优势分析

  • 直流电压利用率高:SVPWM调制技术能够更有效地利用直流母线电压,其调制深度最大值可以达到1.1547,比SPWM调制最高所能达到的调制深度1高出0.1547。
  • 谐波含量低:SVPWM通过优化谐波程度,消除谐波效果比SPWM好,可以显著减少电机电流的谐波含量,降低电机运行时的振动和噪声。
  • 开关损耗小:SVPWM调制技术通过合理选择零矢量,使变流器开关状态每次只变化一次,减少了开关次数,从而降低了开关损耗。
  • 易于数字化实现:SVPWM算法简单,易于实现数字控制,适合于以微控器为核心的数字化控制系统。
  • 4. 仿真验证

    4.1 仿真模型搭建

    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搭建基于SVPWM的并网逆变器仿真模型。模型主要包括直流电压源、三相全桥逆变器、SVPWM调制模块、滤波电感和电网等部分。

    4.2 仿真参数设置

    设置直流电压Udc=550V,开关周期TPWM=0.0001s,给定三相参考相电压有效值220V。

    4.3 仿真结果分析

  • 扇区判断:仿真结果显示,扇区N值在3、1、5、4、6、2之间交替变化,与理论分析一致。
  • 调制波波形:由SVPWM算法得到的调制波呈马鞍形,有利于提高直流电压利用率,有效抑制谐波。
  • 相电压和线电压波形:SVPWM控制方式能够较好地实现对逆变器的控制,得到的相电压为6拍阶梯波,线电压波形为三电平,其幅值为直流电压值。
  •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本文深入研究了基于SVPWM技术的并网逆变器,分析了SVPWM的基本原理、控制算法及其在并网逆变器中的应用。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得出以下结论:

  • SVPWM技术能够更有效地利用直流母线电压,提高并网逆变器的直流电压利用率。
  • SVPWM技术通过优化谐波程度,减少谐波含量,降低电机运行时的振动和噪声。
  • SVPWM技术通过合理选择零矢量,减少开关次数,降低开关损耗,提高系统效率。
  • SVPWM算法简单,易于实现数字控制,适合于以微控器为核心的数字化控制系统。
  • 5.2 展望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以下几个方面:

  • 多电平逆变器中的SVPWM技术:研究三电平或更多电平逆变器中的SVPWM调制技术,进一步提高系统性能和效率。
  • SVPWM技术的优化算法:研究更高效的SVPWM算法,减少计算量,提高实时性。
  • SVPWM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探索SVPWM技术在电动汽车、风力发电等其他领域的应用潜力。
  • 📚2 运行结果

     

     

    🎉3 参考文献

    部分理论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邓松彬,杨兆华.基于三相并网逆变器SPWM及SVPWM控制的仿真研究[J].科技与创新,2022(07):35-38+42.DOI:10.15913/j.cnki.kjycx.2022.07.010.

    [2]Dr. Siva Malla (2023). SVPWM Based Grid Connected Inverter

    [3]郭皓源,王兵,李江坪,李罗,彭诚.基于改进型SVPWM滞环控制并网逆变器优化研究[J].电工技术,2023(03):61-65+69.DOI:10.19768/j.cnki.dgjs.2023.03.015.

    🌈4 Matlab代码实现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网硕互联帮助中心 » 基于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的并网逆变器研究(Simulink)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