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一览:
上周开始了来到现公司的第一次出差之旅,虽然周日晚上早早躺下,但是由于难掩兴奋和不安,还是没能在出差前完全将精力调配到一个完美的状态。周一早上七点就出发了,打车添加途径点接上同事直奔高铁站,由于对于首都周一早高峰堵车没有充分纳入考量,导致我们差一点就错过了高铁。勉强赶上高铁之后又是将近五个小时的车程才到达南京南站。在去酒店的路上我们还语音参加了公司的周例会,等完成入住之后,我们去甲方工厂对接了一下就已经是下午五点多了。在和同事吃完晚饭,散步之后我不敢有一丝迟疑,赶紧洗漱上床,用充分的睡眠恢复旅途的疲惫。
周二是现场调试的第一天,虽然有多年工作经验的同事一直在好心提醒我现场的艰苦,但是幼稚的我对于工厂工作环境仍然没有清醒的认识。一到工厂,我们就开始大汗直流,夏天太阳的直射导致铁皮工厂就像一个蒸笼一样,闷热的环境需要一直喝水来抵挡身体水分以汗液的形式不断流失。这时候才切身体会到自己平时的工作环境有多优越以及机械工程师和工人的环境有多么恶劣。我不希望将自己拥有优越的工作环境归功于自己有多努力,我能进入智能驾驶领域是我的运气;相反地,机械工程师也有非常努力的,但由于行业热度的不同,同样的付出不能转化为同等的收获是需要整个社会一起努力去改善的。
周二到周四的调试过程都很顺利,我们完成了域控制器环境、算法以及驱动的配置以及多个传感器数据的接入工作。这三天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小困难,比如甲方调试占用场地,域控制器过热死机以及通过排查发现甲方某一个传感器can线接反。就在我们期望周五和周末调通底盘,跑通demo可以回家的时候,现实给了我们当头棒喝。首先由于甲方线路故障,导致上午没办法调试,终于到了下午,我们花了半个小时编译通过了底盘驱动,打通了can口的数据上传及解析,但是控制指令下发后,底盘迟迟接受不到can消息。我们排查了半天的软件也找不到问题,最好的情况就是可以下发几秒钟然后就停了。在尝试了很多方法后都无法解决,面对甲方持续的“关心”,同事和我的压力都非常大,最后在晚上九点只能无奈告诉甲方领导,我们大脑非常劳累,希望今天先休息,明天再试着解决。
周六来了之后我们先试着复现那种短暂可以下发指令,然后突然消失的情况,在多方查阅资料后,我们确认了问题出在域控制器上,在和域控制器厂商沟通之后确认了我们的猜测,这下我们的压力瞬间减少了很多。我们也跟着获得了一天的宝贵休息时间,利用这一天,我充分休息加散步,完成了身体的充电。
在回忆这一天非常挣扎的时光之后,我和同事沟通总结出了一条宝贵的经验:软件部署收到如下链路的制约,软件-> 硬件驱动 -> 硬件设备 -> 物理链路,所以在确认上下游(包含软件以及硬件驱动和物理链路)没有问题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自信地将问题锁定在硬件故障上。否则,我们就会一直纠结于自己代码的问题,同时承受着甲方、领导以及项目的压力极容易陷入到自我内耗。
在梳理完一周的旅程之后,我有以下几点做的不错:
- 1. 进行充分的代码版本管理和问题描述及解决方案的归档,避免做无用功和重复踩坑。
- 2. 和甲方沟通中出现问题及时和领导沟通,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
- 3. 之前的文档整理的很好,给现场的调试工作节省了很多精力。
- 4. 晚上的休息非常充分。
- 5. 在忙碌之中还是抽空分享了我关于git技术以及算法的理解。
不过,我还是有一些问题暴露出来需要在下个周做的更好:
- 一旦过劳就容易看低级的娱乐视频导致更加疲劳,从而陷入恶行循环。
- 午休的时候不够专注,总是想看一会儿视频或者闲鱼才肯去休息。
- 冥想的频率以及质量在下降,提醒事项以及手账的利用率在下降。
下周努力的方向
我的觉察力明显下降,很大程度上源于出差带来的疲惫感。为了更高效地利用时间缓解大脑疲劳,我应该避免通过观看视频等方式来放松,因为这往往会加重大脑负担。尽管面临很大阻力,我仍然希望保持规律养成每日查看提醒事项、使用手账、记录反思档案以及多进行冥想的习惯。这些习惯虽然可能增加大脑活动强度,但有助于保持头脑清醒,帮助我在容易动摇时做出更有利于身心健康的选择。
此外,我计划增加适量散步及简单的肢体活动,以缓解压力,同时促进身体和心理的放松。我也会与自己信赖和认可的朋友主动保持联系,通过与亲友的沟通交流,增进情感连接,降低压力水平,提升整体心理韧性。
总体来说,我希望结合内在的觉察与外在的行动,通过合理调节认知负荷和生活方式,更好地维护身心健康,提升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与质量。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