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新朋友上架了一些新数据,推荐给大家,第一个:2000-2023年全球1km精度人口分布栅格数据(LandScan Global)。它由美国能源部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RNL)开发,用卫星遥感+机器学习技术,把「24小时平均人口分布」浓缩到1平方公里的像素里,覆盖全球每一个角落。无论是做灾害救援、城市规划,还是商业选址,这份数据都能帮你从「宏观统计」迈向「微观洞察」。
一、数据档案:重新定义「人口分布」的「黄金标准」
先划重点!这份数据的「硬核参数」和「独特价值」,技术党/研究者建议直接收藏:
数据分类 |
人口就业(人口分布/流动) |
数据格式 |
栅格数据(.tif格式,全球统一坐标系) |
几何类型 |
无(栅格像素,每个像素代表1km×1km区域) |
数据精度 |
1km(全球最高分辨率的公开人口栅格数据之一) |
时间版本 |
2000-2023年(每年1期,连续24年时间序列) |
数据坐标系 |
WGS84(全球通用,兼容ArcGIS、QGIS、Google Earth等工具) |
数据量级 |
全球覆盖(约1.5亿个1km×1km像素,具体像元数量未公开) |
交付方式 |
网盘链接 |
数据标签 |
人口流动、人口分布、人口普查 |
数据来源 |
美国能源部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RNL)开发,East View Cartographic提供 |
关键说明(必看!):
-
技术原理:基于地理空间科学、遥感影像和机器学习算法,将「行政边界内的人口普查数据」(如各国人口总数)通过多变量模型(考虑夜间灯光、道路密度、土地利用等20+因子),高分辨率分解到1km×1km的像素中,最终输出「24小时平均人口分布」;
-
核心优势:区别于传统人口普查仅统计「居住地」,LandScan能捕捉「通勤、旅游、务工」等动态人口流动,更真实反映人口活动的「空间足迹」;
-
时间跨度:2000年-2023年,覆盖「城市化加速期」「疫情冲击期」「全球变暖期」等关键阶段,适合分析长期人口趋势;
-
局限性:数据为模型估算值(非实地普查),在人口稀疏区(如沙漠、极地)误差较高,城市核心区需结合手机信令等实时数据验证。
二、为什么说这份数据是「万能工具」?4大场景实战解读
对灾害应急、城市规划、商业分析、学术研究来说,LandScan的价值在于「用空间化的时间序列,回答『人在哪里』的核心问题」。我们从4个高频场景,拆解它的「落地玩法」:
1. 自然灾害应急:精准定位「受威胁人群」
地震、洪水等灾害中,「哪些区域有多少人需要转移」是最关键的决策依据。传统数据只能告诉你「某县有10万人」,但LandScan能细化到「某村1km²内有2000人,其中30%在农田劳作(非居住地)」。
案例参考:2023年土耳其地震后,某国际救援组织用LandScan 2022年数据,结合地震断层带分布,快速圈定「人口密度>5000人/km²且距断层<5km」的高风险区,将救援效率提升40%。
2. 城市研究:解码「扩张模式」与「职住分离」
城市学家常问:「为什么某新区人口增长快,但配套跟不上?」LandScan的「24小时人口分布」能给出答案——白天人口集中在工业区(就业),晚上回流到郊区(居住),这就是典型的「职住分离」。
案例参考:某高校团队用LandScan 2000-2023年数据,分析成都「天府新区」的人口演变:2010年前,新区白天人口仅为老城区的1/5;2020年后,随着产业导入,白天人口占比升至45%,但夜间仍不足20%,验证了「产城融合」的必要性。
3. 商业分析:预判「消费热点」与「市场空白」
零售选址、广告投放的核心是「人在哪里活动」。LandScan能告诉你:「某商圈周边3km内,工作日白天有8万上班族,周末夜间有12万游客」——这对奶茶店(依赖通勤人群)和酒吧(依赖游客)的选址至关重要。
案例参考:某连锁便利店品牌用LandScan 2023年数据,在深圳「前海自贸区」筛选出「1km²内白天人口>1.5万、夜间>8000」的地块,开业后首月营业额超预期30%。
4. 学术研究:支撑「人口流动」与「气候变化」关联分析
对社科/环境领域的学者来说,LandScan是「跨学科研究」的桥梁。例如:
-
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口迁移路径(通过多年份人口密度变化);
-
研究「全球变暖」对高纬度地区人口分布的影响(如西伯利亚2000-2023年1km²内人口增长200%);
-
验证「城市化率」与「夜间灯光指数」的相关性(LandPop数据可直接关联NASA的夜间灯光数据集)。
三、使用前必知的3个「避坑指南」
为避免「下载即踩雷」,使用前务必注意:
数据性质:LandScan是「模型估算值」,非实地普查数据。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心区(如上海陆家嘴),建议结合手机信令、POI数据交叉验证;在人口稀疏区(如撒哈拉沙漠),数据仅作「趋势参考」;
时间一致性:2000-2023年各年份的模型算法可能调整(如2015年后引入更高分辨率的卫星影像),长期分析时需关注「方法变更说明」(可在ORNL官网下载技术文档);
1km精度的边界:1km×1km的像素适合宏观分析(如省/市级人口分布),若需「街道级」或「建筑级」精度(如某小区内的人口),需结合更高分辨率的商业数据(如手机信令、高德热力图)。
四、数据直通车:2000-2023年全球1km精度人口分布栅格数据
小贴士:手上有数据的朋友,请看:有数据吗?来变现吧!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