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百科
云计算领域专业知识百科平台

华为链路聚合配置逻辑顺序,配置命令及解释,为什么

华为链路聚合(Eth-Trunk)技术通过将多个物理接口捆绑为逻辑接口,提升带宽利用率、增强可靠性并实现负载均衡。其配置需遵循严格的逻辑顺序,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配置逻辑顺序​

华为链路聚合配置遵循​​创建→模式定义→成员添加→参数优化→验证​​的核心流程,手工模式与LACP模式的关键差异如下表所示:

​​配置阶段​​

​​手工负载分担模式​​

​​LACP模式​​

​​1. 创建Eth-Trunk接口​​

创建逻辑聚合接口(如Eth-Trunk 1)

同手工模式

​​2. 配置工作模式​​

固定为mode manual load-balance

需启用mode lacp

​​3. 添加成员接口​​

物理口直接加入Trunk组

需额外配置优先级与活动链路数

​​4. 参数优化​​

负载分担算法可选

需配置系统优先级、接口优先级、活动链路数

​​5. 验证状态​​

检查接口状态与流量分担

额外检查LACP协商状态与活动端口

二、配置命令及解释​

​1. 手工负载分担模式​

<Huawei> system-view  # 进入系统视图

[Huawei] interface Eth-Trunk 1  # 创建Eth-Trunk接口(逻辑组)

[Huawei-Eth-Trunk1] mode manual load-balance  # 设为手工模式

[Huawei-Eth-Trunk1] trunkport GigabitEthernet 0/0/1 to 0/0/3  # 批量添加物理接口

[Huawei-Eth-Trunk1] load-balance src-dst-ip  # 负载算法:源IP+目的IP

  • ​关键参数说明​
    • mode manual load-balance:无动态协商,依赖手动配置。
    • load-balance:可选算法包括src-mac(源MAC)、dst-ip(目的IP)等,默认基于源目MAC地址(smac xordmac)。
​2. LACP模式(推荐)​

<Huawei> system-view

[Huawei] interface Eth-Trunk 1

[Huawei-Eth-Trunk1] mode lacp  # 启用LACP动态协商

[Huawei-Eth-Trunk1] trunkport GigabitEthernet 0/0/1 to 0/0/3

[Huawei-Eth-Trunk1] lacp priority 100  # 设置系统优先级(值越小优先级越高)

[Huawei-Eth-Trunk1] max active-linknumber 2  # 活动链路数上限(如2主1备)

[Huawei]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1

[Huawei-GigabitEthernet0/0/1] lacp priority 100  # 设置接口优先级(确保高优先级端口被选为活动端口)

  • ​关键参数说明​
    • ​系统优先级​​(lacp priority):决定主动端(低优先级设备控制链路协商)。
    • ​活动链路数​​(max active-linknumber):控制主用链路数量,超出的端口作为备份。
    • ​接口优先级​​:用于在相同系统优先级下选举活动端口(值小者优先)。

三、配置逻辑解析:为什么按此顺序?​

1.​先创建逻辑接口,后绑定物理口​
Eth-Trunk作为逻辑实体需先存在,才能关联物理接口。物理口的配置(如速率、双工模式)需在加入Trunk前统一,否则导致聚合失败。

2.​模式选择影响后续参数​

    • ​手工模式​​:无协议交互,配置简单但缺乏动态容错,适用于对端不支持LACP的场景。
    • ​LACP模式​​:需协商参数(如主动端、活动链路),因此需在添加端口前定义模式,否则参数不生效。

3.​优先级控制链路选举逻辑​

    • ​系统优先级​​:决定哪台设备控制协商(如华为设备设为100,低于对端华三的32768,则华为成为主动端)。
    • ​接口优先级​​:确保高带宽或低延迟端口被优先选为活动链路(如将万兆口优先级设为10,千兆口保留默认值32768)。

4.​负载算法需匹配业务流量特征​

    • 若流量多为同源同目的IP(如服务器集群),选择src-dst-ip可避免单链路拥塞。
    • 若流量MAC地址分散(如终端接入层),则src-dst-mac更均衡。

​四、关键注意事项​

1.​物理链路参数一致性​
所有成员口的​​速率、双工模式、VLAN、MTU​​必须一致,否则无法聚合。

2.​LACP参数需两端对齐​

    • 模式(静态/LACP)、超时时间(short/long)需匹配。
    • 华为与华三对接时,需确保双方系统优先级一致或按主备关系设置。

3.​负载均衡策略同步​
华为默认基于MAC地址,华三需通过link-aggregation load-sharing同步算法(如src-dst-ip)。

4.​活动链路数 ≤ 物理链路数​
若设max active-linknumber=2但仅添加2个物理口,则无备份链路。

​五、配置验证命令​

  • ​查看Eth-Trunk状态​​:

display eth-trunk 1  # 检查成员端口、活动状态、LACP协商

  • ​检查流量分担​​:

display interface Eth-Trunk 1  # 观察各物理口流量分布

  • ​模拟故障测试​​:
    关闭某活动端口,验证流量是否切换至备份链路(LACP模式30秒内完成切换)。

​六、总结​

华为链路聚合的核心价值在于​​带宽叠加、故障冗余、智能负载​​。配置顺序的本质是:​​先定义逻辑框架(Trunk组),后绑定物理资源(成员口),再通过参数精细化控制行为(如优先级、算法)​​。

  • ​选模式​​:简单环境用手工,高可靠需求用LACP。
  • ​重参数​​:优先级决定控制权,活动链路数决定冗余度。
  • ​验一致性​​:物理参数与两端协议匹配是成功前提。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网硕互联帮助中心 » 华为链路聚合配置逻辑顺序,配置命令及解释,为什么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