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小制造企业,IT部门的开发管理,一直是一个重难点,管的严的话,如福利不匹配,人员流动率大,管的松的话,无法向公司交代。如何权衡利弊得失,是不是有很多志同道合的的兄弟们,有一样的困惑。
首先,大家都是出来挣钱的,钱一定要到其预期,这个是关键,否则,大家不能为情怀买单。
融入团队后,必须的关怀需要的,如生病等,还是需要关怀下的。必要的团建,不要高高在上,营造1个OPEN、轻松的环境。如不能拿确定升职加薪,还是需要为期争取某些利益,例如:年度的优秀员工、项目奖金等等。
为开发人员量化价值,需从源头需求开始,以及整个需求开发流程标准化:
- 需求划分类别:①需求功能可以平替人员、②需求功能没有业务中断、③需求功能和财务指标挂钩、④需求功能直接或者间接支持客诉,这些是真需求,可以提生开发人员的价值。如需求可以得到财务、或者高管认可更好。有时位卑则言轻,就是这个道理。
- 需求,由业务顾问提交,最大化的量化需求价值。
2.方案设计:
- 业务顾问,负责复杂功能的设计,同时和开发顾问沟通技术的可行性等。
- 业务顾问,负责详细方案的设计。
- 业务顾问,负责详细方案的最后和业务部门的确认、审批等。
3.开发阶段:
- 此段开发顾问负责。
- 开发阶段就是代码实现,以及必要的注释说明。
- 开发阶段的文档,一直是有争议的地方。没有开发文档可能感觉不完善。即使有开发文档,有几个开发人员修改功能,会先看开发文档,都是一上来,直接看代码。
- 开发测试后交付业务顾问测试。
4.系统测试:
- 业务顾问根据需求、方案设计,进行功能验证。
5.UAT(User Acceptance Testing,即:用户验收测试)
- 业务根据实际场景和实际数据,最终验证。
6.发布正式系统
- 开发顾问,根据业务顾问约定的时间点,定时发布。
再就是开发人员效率的分析,前期需积累一定的数据,例如,开发1个普通报表多少小时、一个功能几个小时、一个接口多少小时。等到一定量累计到时,可以推断1个新功能过来,预计多久实现,可能有所偏差,但会相对准确。
开发人员的自我成长,新知识、新技术的探索,需允许创新沉没成本,鼓励创新等,才可和开发兄弟共成长。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