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对 Linux 磁盘进行分区时有哪两种方案?分别加以详细说明。
- 说说创建 MBR 磁盘分区涉及哪几个步骤?
- 创建 GPT 分区与创建 MBR 分区有什么不同?
- 在创建分区时就会在分区上创建文件系统吗?
- 如何持久挂载文件系统?
- Linux 为什么要使用 swap?
- 过度使用 swap 有什么缺点?
- 如何持久激活交换空间?
- 使用哪个命令可以查看文件系统的 UUID?
对 Linux 磁盘进行分区时有哪两种方案?分别加以详细说明。
在 Linux 上,对磁盘分区主要有两种方案:MBR(Master Boot Record) 和 GPT(GUID Partition Table)。
MBR(主引导记录) 是传统分区方案,使用 32 位分区表,最多支持 4 个主分区(或 3 个主分区加 1 个扩展分区),最大支持 2TB 容量,适用于 BIOS 启动的旧系统。
GPT (GUID 分区表)是现代分区方案,采用 64 位分区表,支持超过 2TB 的磁盘,可创建多达 128 个分区,无需扩展或逻辑分区结构,使用 GUID (全局唯一标识符)识别分区,并具备冗余和校验功能,适用于 UEFI 系统(现代计算机的启动接口,替代 BIOS)和大容量磁盘。
说说创建 MBR 磁盘分区涉及哪几个步骤?
指定目标磁盘设备 使用 parted 进入需要分区的磁盘设备,比如 /dev/sdb:parted /dev/sdb
创建 MBR 分区表 在 parted 中创建分区表时选择 msdos 类型,即 MBR 分区表:mklabel msdos
创建主分区或扩展分区 需要指定分区类型(如主分区)、文件系统类型(如 ext4),以及分区的起始和结束位置。 如:mkpart primary ext4 1MiB 1025MiB
退出 parted 完成分区后,保存更改并退出 parted:quit
格式化新分区 使用对应的文件系统格式化分区,如 ext4,如:mkfs.ext4 /dev/sdb1
挂载分区以供使用 将格式化后的分区挂载到系统目录下,如:mount /dev/sdb1 /mnt
(可选)设置开机自动挂载 编辑 /etc/fstab 文件添加挂载信息,如:/dev/sdb1 /mnt ext4 defaults 0 2 ,之后执行 mount -a 使配置生效。
创建 GPT 分区与创建 MBR 分区有什么不同?
GPT 与 MBR 分区的区别主要在分区表类型和数量限制。 创建时 GPT 分区表类型选 gpt,MBR 选msdos,格式化和挂载方法相同。 GPT 支持超过 2TB 磁盘,最多 128 个分区,无需主分区和扩展分区的区分,每个分区有名称,并具备冗余备份和校验功能。 MBR 最大支持 2TB,最多 4 个主分区或 3 主分区加 1 扩展分区,分区通过分区编号(如 /dev/sda1、/dev/sda2)来识别,无冗余机制。
在创建分区时就会在分区上创建文件系统吗?
不会,创建分区时只是划定磁盘上的区域,并为分区指定一个文件系统类型,但并未真正创建文件系统。 文件系统需要在分区创建后,使用格式化命令(如 mkfs)单独生成,才能在分区上存储数据。
如何持久挂载文件系统?
在/etc/fstab文件中添加挂载条目,该条目包括设备的 UUID 或设备文件路径、挂载点目录、文件系统类型、挂载选项、备份频率和文件系统检查顺序。 添加完成后,可以执行mount -a命令立即应用所有挂载配置。
Linux 为什么要使用 swap?
swap 是 Linux 系统中用于扩展虚拟内存的一块硬盘空间。 当物理内存不足时,内核会将不活跃的内存页移动到 swap 中,释放物理内存给活跃进程使用。 这样可以避免内存不足导致的程序崩溃或系统卡顿,同时在内存压力大时提供缓冲,提升系统稳定性。
过度使用 swap 有什么缺点?
swap 位于磁盘上,读写速度远慢于物理内存,过度使用 swap 会导致系统响应变慢、性能下降,甚至卡顿,同时可能加速硬盘磨损,缩短硬盘寿命。
如何持久激活交换空间?
编辑 /etc/fstab 文件,配置中指定设备的 UUID 或路径,挂载点为 none,文件系统类型为 swap,挂载选项为 sw,这样系统每次启动时都会自动启用交换空间。运行swapon -a可立即启用配置。 通用格式如下: UUID=xxxx-xxxx none swap sw 0 0 或 /swapfile none swap sw 0 0。
使用哪个命令可以查看文件系统的 UUID?
blkid 或lsblk -f。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