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百科
云计算领域专业知识百科平台

复合材料分析软件:FiberSIM_(8).网格划分与模型建立

网格划分与模型建立

在复合材料分析软件中,网格划分与模型建立是至关重要的步骤。这一节将详细介绍如何在FiberSIM中进行网格划分,并建立复合材料模型。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讲解:

  • 网格划分的基本概念

  • FiberSIM中的网格划分工具

  • 网格质量检查

  • 模型建立方法

  • 案例分析

  • 网格划分的基本概念

    网格划分(Meshing)是将几何模型离散化为一系列小单元(Element)的过程。这些单元通常由节点(Node)连接而成,可以是二维的(如三角形或四边形)或三维的(如四面体或六面体)。在复合材料分析中,网格划分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网格类型

    • 结构化网格:网格单元在空间中形成规则的结构,适用于简单几何形状。

    • 非结构化网格:网格单元在空间中分布不规则,适用于复杂几何形状。

    网格尺寸

    网格尺寸(Element Size)是指每个单元的大小。网格尺寸的选择需要平衡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较小的网格尺寸可以提高计算精度,但会增加计算时间和内存需求。

    网格质量

    网格质量(Mesh Quality)是指网格的几何特性,如单元的形状、大小、角度等。高质量的网格可以减少数值误差,提高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常用的网格质量指标包括:

    • 雅可比比(Jacob Ratio):用于衡量单元的形状质量。

    • 纵横比(Aspect Ratio):用于衡量单元的长宽比。

    • 最小角(Minimum Angle):用于衡量单元的角度质量。

    FiberSIM中的网格划分工具

    FiberSIM提供了一系列强大的网格划分工具,可以帮助用户高效地生成高质量的网格。这些工具包括:

    自动网格划分

    自动网格划分工具可以根据用户设置的参数自动生成网格。用户需要设置网格尺寸、网格类型等参数。

    示例:自动网格划分

    # 导入FiberSIM库

    import fiber_sim as fs

    # 创建几何模型

    model = fs.GeometryModel("composite_part.stp")

    # 设置网格参数

    mesh_params = {

    "element_size": 0.1, # 网格尺寸

    "element_type": "quadrilateral" # 网格类型

    }

    # 生成自动网格

    model.generate_mesh(mesh_params)

    # 保存网格

    model.save_mesh("composite_part.mesh")

    手动网格划分

    手动网格划分工具允许用户在特定区域进行精细的网格划分。这对于局部应力集中或复杂几何特征的区域非常有用。

    示例:手动网格划分

    # 导入FiberSIM库

    import fiber_sim as fs

    # 创建几何模型

    model = fs.GeometryModel("composite_part.stp")

    # 选择特定区域进行手动网格划分

    region = model.select_region("stress_concentration_area")

    # 设置手动网格参数

    manual_mesh_params = {

    "element_size": 0.05, # 较小的网格尺寸

    "element_type": "triangular" # 三角形单元

    }

    # 生成手动网格

    region.generate_mesh(manual_mesh_params)

    # 保存网格

    model.save_mesh("composite_part.mesh")

    网格质量检查

    在生成网格后,进行网格质量检查是非常重要的。FiberSIM提供了多种网格质量检查工具,可以帮助用户识别和修复低质量的网格。

    雅可比比检查

    雅可比比是衡量单元形状质量的重要指标。雅可比比接近1表示单元形状良好,远离1表示单元形状较差。

    示例:雅可比比检查

    # 导入FiberSIM库

    import fiber_sim as fs

    # 加载几何模型和网格

    model = fs.load_model("composite_part.mesh")

    # 进行雅可比比检查

    jacob_ratio = model.check_mesh_quality("jacob_ratio")

    # 打印检查结果

    print(f"雅可比比检查结果: {jacob_ratio}")

    # 修复低质量网格

    model.repair_mesh("jacob_ratio", threshold=0.7)

    纵横比检查

    纵横比是衡量单元长宽比的重要指标。纵横比接近1表示单元形状良好,远离1表示单元形状较差。

    示例:纵横比检查

    # 导入FiberSIM库

    import fiber_sim as fs

    # 加载几何模型和网格

    model = fs.load_model("composite_part.mesh")

    # 进行纵横比检查

    aspect_ratio = model.check_mesh_quality("aspect_ratio")

    # 打印检查结果

    print(f"纵横比检查结果: {aspect_ratio}")

    # 修复低质量网格

    model.repair_mesh("aspect_ratio", threshold=1.5)

    最小角检查

    最小角是衡量单元角度质量的重要指标。最小角接近90度表示单元角度良好,远离90度表示单元角度较差。

    示例:最小角检查

    # 导入FiberSIM库

    import fiber_sim as fs

    # 加载几何模型和网格

    model = fs.load_model("composite_part.mesh")

    # 进行最小角检查

    min_angle = model.check_mesh_quality("min_angle")

    # 打印检查结果

    print(f"最小角检查结果: {min_angle}")

    # 修复低质量网格

    model.repair_mesh("min_angle", threshold=30)

    模型建立方法

    在FiberSIM中,建立复合材料模型需要以下几个步骤:

  • 定义材料属性

  • 定义层合结构

  • 定义载荷和边界条件

  • 定义求解器参数

  • 定义材料属性

    复合材料通常由基体材料和增强材料组成。在FiberSIM中,用户需要定义这些材料的属性。

    示例:定义材料属性

    # 导入FiberSIM库

    import fiber_sim as fs

    # 创建几何模型

    model = fs.load_model("composite_part.mesh")

    # 定义基体材料属性

    matrix_material = {

    "name": "Epoxy",

    "density": 1.2,

    "youngs_modulus": 3.5e9,

    "poissons_ratio": 0.3

    }

    # 定义增强材料属性

    fiber_material = {

    "name": "Carbon Fiber",

    "density": 1.8,

    "youngs_modulus": 230e9,

    "poissons_ratio": 0.2

    }

    # 添加材料属性到模型

    model.add_material(matrix_material)

    model.add_material(fiber_material)

    定义层合结构

    复合材料的层合结构是指各层材料的排列顺序。用户需要定义每一层的材料、厚度和方向。

    示例:定义层合结构

    # 导入FiberSIM库

    import fiber_sim as fs

    # 创建几何模型

    model = fs.load_model("composite_part.mesh")

    # 定义层合结构

    laminate = [

    {

    "material": "Epoxy",

    "thickness": 0.1,

    "orientation": 0

    },

    {

    "material": "Carbon Fiber",

    "thickness": 0.2,

    "orientation": 45

    },

    {

    "material": "Epoxy",

    "thickness": 0.1,

    "orientation": 90

    }

    ]

    # 添加层合结构到模型

    model.add_laminate(laminate)

    定义载荷和边界条件

    在复合材料分析中,定义合适的载荷和边界条件是确保计算结果准确性的关键。用户需要根据实际工程问题定义这些条件。

    示例:定义载荷和边界条件

    # 导入FiberSIM库

    import fiber_sim as fs

    # 创建几何模型

    model = fs.load_model("composite_part.mesh")

    # 定义载荷

    load = {

    "type": "pressure",

    "value": 100000,

    "region": "top_surface"

    }

    # 添加载荷到模型

    model.add_load(load)

    # 定义边界条件

    boundary_condition = {

    "type": "fixed",

    "region": "bottom_surface"

    }

    # 添加边界条件到模型

    model.add_boundary_condition(boundary_condition)

    定义求解器参数

    求解器参数包括求解方法、收敛准则、时间步长等。用户需要根据具体的分析类型选择合适的参数。

    示例:定义求解器参数

    # 导入FiberSIM库

    import fiber_sim as fs

    # 创建几何模型

    model = fs.load_model("composite_part.mesh")

    # 定义求解器参数

    solver_params = {

    "method": "static",

    "convergence_criteria": 1e6,

    "time_step": 0.1

    }

    # 添加求解器参数到模型

    model.set_solver_params(solver_params)

    案例分析

    为了更好地理解网格划分与模型建立的过程,我们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来进行分析。假设我们有一个复合材料层压板,需要对其进行静力分析。

    案例背景

    层压板几何模型如下所示:

    • 尺寸:100mm x 100mm x 1mm

    • 材料:基体材料为环氧树脂(Epoxy),增强材料为碳纤维(Carbon Fiber)

    • 层合结构:3层,每层厚度为0.333mm,碳纤维层分别沿0度、45度和90度方向排列

    • 载荷:上表面受到100kPa的压力

    • 边界条件:下表面固定

    案例步骤

  • 创建几何模型

  • 生成网格

  • 定义材料属性

  • 定义层合结构

  • 定义载荷和边界条件

  • 定义求解器参数

  • 运行分析

  • 示例代码

    # 导入FiberSIM库

    import fiber_sim as fs

    # 创建几何模型

    model = fs.GeometryModel("laminate.stp")

    # 生成网格

    mesh_params = {

    "element_size": 2.0, # 网格尺寸

    "element_type": "quadrilateral" # 网格类型

    }

    model.generate_mesh(mesh_params)

    # 定义材料属性

    matrix_material = {

    "name": "Epoxy",

    "density": 1.2,

    "youngs_modulus": 3.5e9,

    "poissons_ratio": 0.3

    }

    fiber_material = {

    "name": "Carbon Fiber",

    "density": 1.8,

    "youngs_modulus": 230e9,

    "poissons_ratio": 0.2

    }

    model.add_material(matrix_material)

    model.add_material(fiber_material)

    # 定义层合结构

    laminate = [

    {

    "material": "Epoxy",

    "thickness": 0.333,

    "orientation": 0

    },

    {

    "material": "Carbon Fiber",

    "thickness": 0.333,

    "orientation": 45

    },

    {

    "material": "Epoxy",

    "thickness": 0.333,

    "orientation": 90

    }

    ]

    model.add_laminate(laminate)

    # 定义载荷

    load = {

    "type": "pressure",

    "value": 100000, # 100kPa

    "region": "top_surface"

    }

    model.add_load(load)

    # 定义边界条件

    boundary_condition = {

    "type": "fixed",

    "region": "bottom_surface"

    }

    model.add_boundary_condition(boundary_condition)

    # 定义求解器参数

    solver_params = {

    "method": "static",

    "convergence_criteria": 1e6,

    "time_step": 0.1

    }

    model.set_solver_params(solver_params)

    # 运行分析

    model.run_analysis("laminate_results")

    # 保存结果

    model.save_results("laminate_results.dat")

    案例结果

    通过上述代码,我们可以生成一个高质量的网格,并定义好所有必要的材料属性、层合结构、载荷和边界条件。运行分析后,结果将保存在laminate_results.dat文件中,用户可以进一步分析和可视化这些结果。

    结果可视化

    FiberSIM还提供了结果可视化的工具,用户可以使用这些工具查看应力、应变等物理量的分布。

    示例:结果可视化

    # 导入FiberSIM库

    import fiber_sim as fs

    # 加载分析结果

    results = fs.load_results("laminate_results.dat")

    # 可视化应力分布

    results.plot_stress_distribution("von_mises_stress", "top_surface")

    # 可视化应变分布

    results.plot_strain_distribution("principal_strain", "top_surface")

    通过这些步骤,用户可以全面地了解如何在FiberSIM中进行网格划分与模型建立,并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网硕互联帮助中心 » 复合材料分析软件:FiberSIM_(8).网格划分与模型建立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