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洋垃圾”X99服务器入手缘起
1. 家用服务器需求
当前家用电脑和笔记本资源不够玩儿,想搭个家用服务器做实验,低成本探索虚拟化技术、搭建私有云、各类操作系统、跑大型分布式程序等。目前对硬件知识了解不深,就想找台便宜、多核多线程且大内存的现成双路 CPU 主板机器。
2. 二手淘货
搜索一番后了解到 X99 平台,开始刷某鱼蹲合适的。最终花 1800 元收了台。配置里带 1070 8G 显卡,想着初始化完后也用不上,出掉大概能回 600 元,配置如图,算是初步控制成本。
不建议在某宝买整机,溢价太多,感谢良心卖家,这一套自己组应该也就我买的价格了,还送了个显示器
3. 硬件解析
- CPU:E5 这类“洋垃圾”处理器,核心数多(双路 36 核 72 线程 ),多任务并行、虚拟化场景有天然优势,但架构相对老旧,制程工艺差,功耗较高。但这价格还要什么自行车?
- 散热:天极风,技术群群友说图便宜买过,用两个月后噪音巨大,我这个目前还好,有待观察。
- 主板:双路 8 槽大板,槽位多就是好。
- 显卡:家用服务器若不涉及图形渲染、游戏串流等,实际用处小(这也是打算出掉回血的原因 )。
- 内存:原装是32G*4 = 128G,我又加了两条,目前是196GB有需要还有两个槽位可以扩容 。
- 电源、硬盘:没啥好说的。
二、虚拟化方案抉择:PVE 选型原因
参考:https://zhuanlan.zhihu.com/p/1896966713649656160
1. 方案对比
- ESXi:商业闭源的虚拟化系统,对戴尔、惠普等品牌服务器硬件兼容性极佳,官方驱动、管理工具完善,管理方式偏向企业级,简洁高效但操作相对封闭,自定义性弱。不过对“洋垃圾”这类非品牌标准硬件,驱动适配容易出问题,且闭源系统想深度折腾,获取技术支持、自定义功能成本高 。
- PVE:开源的虚拟化平台,依托社区生态,有丰富的第三方插件、教程。对“洋垃圾”硬件适配性相对好,即使小众主板、CPU,社区也可能有玩家分享驱动补丁、配置经验。管理上更灵活,支持 KVM 虚拟机、LXC 容器混合部署,能按需折腾各种玩法 。
2. 选 PVE 理由
家用实验场景,追求开源免费,PVE 不用花钱买授权,能省成本。自定义程度高,不管是给虚拟机装奇奇怪怪的系统做测试,还是部署特殊服务(像软路由叠加、小众 NAS 系统 ),都能通过社区资源、手动配置实现。而且对二手“洋垃圾”硬件支持友好,遇到兼容性问题,社区搜一搜大概率有解决方案,很适合个人探索学习,折腾各类虚拟化、服务部署玩法 。
三、PVE 安装部署
参考:https://blog.csdn.net/2401_87817752/article/details/147747361
1. 资源下载
- 准备一个空U盘
- 安装UltralSO软碟通
- 前往pve官方网站下载pve镜像文件
2. 制作 U 盘启动盘
-
打开UltralSO
-
下载的是试用版本点击继续使用即可
-
将下载的pve镜像文件,带有iso后缀的打开
-
点击启动,选择写入硬盘镜像,写入方式选择默认的RAW
-
当进度条走满且U盘变为白色不能选中,就说明pve的镜像成功写入U盘了,这样我们的系统启动盘就完成了。
3. 安装 PVE
-
将U盘插入机器
-
启动机器 Del/F2/ESC 进入bios界面
-
找到U盘作为启动盘,进入安装界面(除了下面提到的,基本默认往下点就好)
-
选择硬盘,实际按需安装
-
此处密码最少5位,不然会报错,邮箱可以使用默认邮箱地址随意删除一个字母就行,当然用自己的也行
-
主机名随意,只要符合xx.xx即可,IP地址选择一个范围并做好规划方便后续集群建立
-
…
-
最后进入这个界面,就算安装完成
PVE 管理页面
-
最后我们去访问一下显示的网址https://xx.xx.xx.xx:8006/,这里我们点击高级,继续访问网址
-
用户名输入 root,密码就是开始自己设置的
-
进入看到这个页面就说明我们的pve安装成功了没有问题(第一次进来会弹一个“无有效订阅”是正常情况)
四、使用体验与优化
1. 远程管理
参考:https://blog.csdn.net/zpwvip/article/details/146030259
进入服务器 BIOS(不同主板进入方式不同,一般开机按 Del、F2 等 ),找到通电自启选项(通常在电源管理菜单 )开启,这样意外断电后,来电服务器能自动启动,不用手动操作。搭配小米智能插座,一方面,插座能监测实时功耗、统计用电量,方便掌握服务器耗电情况,控制电费;另一方面,通过小米智能家庭 APP 或小爱同学,能远程控制插座通电,实现服务器远程开机(配合 BIOS 自启 ),解决家用场景下不在家时想开机做实验、随时启停管理功耗的问题。
- 开机 F2 进入BIOS
- 选择 InterlRCSetup
- 选择PCH Devices
- 选择PCH state after G3
- On(通电自启,选这个)
- Off(通电不操作,不启动)
- Last State (断电前的状态,断电前是开机,通电就开机,断电前是关机,通电就不启动)
- 好了按 F10 保存
关机别用智能插座直接断电,就用PVE页面的关机就好。
2. 功耗监测
借助小米智能插座,能看到服务器不同负载下功耗。 idle 时(仅 PVE 系统运行,无虚拟机 ),因 E5 处理器本身功耗高,加上其他硬件,大概120W ;启动两个2c8g虚拟机,启动及系统安装期间 200~230w,空闲下又回到了120w;其余情况待验证;但在按需开机下,电费应该能接受 。
截这张图的时候插着显卡,功耗稍高,拔了就是120w
3. 性能表现
待观察
4. 稳定性
待观察
五、总结与展望
1. 实践总结
用廉价“洋垃圾”搭建家用服务器,在硬件层面,虽有稳定性风险,但低成本能凑出多核、大内存配置,满足基础实验需求,似乎仅此一家?PVE 在家用实验场景价值大,开源免费、灵活折腾的特点,完美适配个人探索虚拟化、服务部署的需求,实现了低成本折腾的目标,花小钱办大事。
2. TO-DO LIST
- 近期硬盘价格较高,待价格回落后购买硬盘,搭建NAS
- 内网穿透,部署些有意思的应用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