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一下,每次升级都记不住流程
docker-compose中间也可能没横线,都试试
迁移之前的数据,我这次升级的是1.4.1版本,之前的数据就在旧的代码的 docker/volume下面,直接cp过去就好。
改一下暴露端口(可选):把新代码的docker目录下的 .env.example 复制一份成 .env,打开修改里面的 EXPOSE_NGINX_PORT 到你想要的端口
Dify,启动!(还是上面的up语句)
哦莫!1.0之后的defi竟然需要自己安装插件接大模型了,dify你!
- 首先去这个网址(github的) 下载项目,解压到某个可以联网的Linux服务器上
- 然后在dify模型供应商中选择想安装的插件,点详情
- 下载下来的文件也传到Linux服务器上,进去插件项目,运行
./plugin_repackaging.sh local ./langgenius-ollama_0.0.6.difypkg
./plugin_repackaging.sh:解压脚本位置
./langgenius-ollama_0.0.6.difypkg:下载的插件位置
然后就得到了一个
- 把这个offline版本放在自己电脑上
- 用自己的电脑访问dify,然后选择
上传刚刚的offline插件然后安装就好啦!
补充遇到的问题:
1、init environment for plugin langgenius/xxx failed too many times, you should consider the package is corrupted or your network is unstable
解决方案:我刚开始是在默认的base虚拟环境下面打的包,换了一个python12的环境好了
2、上传失败:PluginDaemonBadRequestError: file size exceeds the maximum limit
解决方案:去dify部署目录下的docker目录中,打开.env将PLUGIN_MAX_PACKAGE_SIZE调大,我这里写的是524288000
记得重启dify(进dify项目的docker目录)
docker-compose down //这是关
docker-compose up -d //这是开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